史前新纪元在线观看完整版(史前新纪元第1季国语全集)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周年,也是山西夏县西阴遗址发掘周年。
学界普遍认为,年冬,瑞典人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仰韶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开端。
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夏县西阴遗址,主持了由中国人独立开展的首次考古发掘,开启了中国考古新纪元。
夏县西阴遗址,近日入围中国考古学会“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终评。9月日,在“纪念中国考古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建文研究员,回顾了西阴的两次发掘,解读它的前世今生,探讨了它所反映的晋南考古在我国考古史上的影响。
运城地处黄河之畔,自古就是华夏先民生产生活核心地区。田建文介绍,西阴村隶属于夏县,遗址区北枕鸣条岗,南临青龙河,总面积约万平方米,东约8公里处为东下冯遗址。遗址最早发现于年,当年月至月,李济主持发掘了该遗址。年月至月, 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为平方米,发现了分别属于庙底沟(也有人称为“西阴文化”)、西王村III期、庙底沟二期和商代二里冈时期的文化遗存。
西阴村发掘科学、精细,李济创造了一种“逐件把出土物的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三维距离记载下来”的“三点记载法”,这些操作方法仍为现今考古实践遵循。田建文回顾,当时发掘收获很大,出土器物装了箱,运往北京时,用9辆大车拉着走了9天,行程公里,来到榆次火车站接受检查。检查人员看到一箱一箱的陶片、石器、骨器时,觉得李济他们不太“正常”,就放他们过去了。“这是一段小插曲,反映了那时的中国,考古学还不为一般人所知。”
年的西阴遗址发掘,收获有二。
一是彩陶,陶器上的花纹与别处不同,李济命名为“西阴纹”。“西阴纹”是中国史前彩陶中值得研究的一类纹饰,构图均衡洗练,图与器结合恰贴,时空特征非常明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西阴纹”特别的弯角状纹饰,是鱼纹几何化的结果。
二是蚕茧,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是研究养蚕起源与丝绸史的重要实证。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又一次发掘西阴遗址,发现西阴遗址以西阴文化为主,遗迹有半地穴式长方形和圆形房屋各一座、陶窑一座、壕沟一条、窖穴座。复原陶器百余件,主要是素面陶和黑彩陶,器型有钵、盆、尖底瓶、敛口瓮、缸、釜、灶、夹砂罐等。比较全面彻底地认识了西阴文化。
年,西阴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建文表示,西阴所在山西南部,由于池盐和交通两项优势,处于华北平原大都洛阳和黄土高原重镇西安的连接线上,决定了远古时期西阴文化的形成和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太原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记者陈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