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游戏怎么不更新了(魔鬼游戏怎么样)
恶魔城系列,这个应该是 KONAMI 旗下游戏系列中发布的作品最多的一个游戏系列了。
游戏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取材自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的小说《吸血鬼伯爵德古拉》。系列游戏的主要剧情为吸血鬼伯爵德拉古拉因故复活,玩家进入吸血鬼城堡(即恶魔城)消灭吸血鬼并拯救人类。
个人觉得这个系列在玩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就是在索尼PS主机上推出的《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之后在任天堂GBA掌机上推出的三部恶魔城作品也非常不错。
由于恶魔城系列的作品比较多,这里就分正传和外传来给大家介绍,顺序的话也是按照游戏发售的时间来排序。
《恶魔城》
游戏于年9月日在FC主机上发售 ,之后在MSX2和X68000平台有发售过移植作品。
初代《恶魔城》奠定了系列基础,玩家在游戏中操控吸血鬼猎人西蒙·贝尔蒙特使用圣鞭与魔导器,在德古拉城堡中展开战斗,最终在钟楼顶端击败德古拉伯爵。
初代《恶魔城》也以其硬核的操作手感和游戏难度以及哥特式的美术风格成为了之后系列的标志。
《恶魔城2:诅咒的封印》
游戏于年8月日在FC主机上发售,年月日在任天堂Wii主机上发售了重制版。
游戏故事剧情承接前作,游戏在玩法上延续了前作核心玩法的同时又尝试新增了探索和解谜的新玩法。不过本作在当时也因为其高难度的设计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恶魔城:德古拉传说》
游戏于年月日在任天堂GB掌机上发售,是掌机平台的第一款系列作品。
游戏的剧情设定在同年于FC主机上发售的《恶魔城传说》故事结束的一百年后,讲述了复活后的德古拉把恶魔城建立在特兰西瓦尼亚,并率领怪物军队入侵欧洲。而贝尔蒙特家族的成员克里斯托弗·贝尔蒙特在得知了这件事后,决定带着祖传的圣鞭“吸血鬼杀手”讨伐德古拉。游戏在玩法上则是延续了系列的核心玩法。
《恶魔城传说》
游戏于年月日在FC主机上发售,FC主机上发售的最后一部正传作品。
本作是FC主机上发售的恶魔城作品中最经典的一部作品,游戏通过新增的三项革新玩法大幅提升了游戏的可玩性。
通过分支路线设计、同伴系统和多结局设定等三项革新玩法,游戏不仅被视为FC时代系列巅峰之作,也对后续“类银河恶魔城”类游戏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恶魔城:德古拉传说2》
游戏于年7月日在GB掌机上发售,是掌机平台的第二部系列作品。
本作继续以前作克里斯托弗·贝尔蒙特为主人公,以拯救自己的儿子为目的而在恶魔城内进行探索冒险。
本作相对于前作来说,玩家可以在游戏前4个关卡时任意选择其中之一开始进行游戏,并且中途还会产生分歧。另外游戏相对前作还新增了副武器系统、改进了移动速度和操作性能等。
《恶魔城X:血之轮回》
游戏于年月日在PCE主机上发售,本作在当时被称为最强8位机游戏。
本作是系列作品中第一部以光盘为载体的游戏,游戏在8位机上实现了位机级别的画面效果,包括超大角色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魔法效果。另外游戏的CD音乐也是一大特色,为游戏提供了宏大的背景音乐,增强了玩家的游戏体验。
《恶魔城:血族》
游戏发售时间年3月日,是 KONAMI 专门为世嘉MD主机开发的一款恶魔城系列作品。
本作在世嘉MD主机上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动作闯关游戏,游戏在画面表现力上可以说十分精良,游戏的制作团队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去将MD主机的性能利用到极限了,游戏画面效果各种放大,缩小与旋转的场景效果等做的相当出色。
另外游戏还提供了两位主角供玩家选择使用,不过游戏中途是无法换人的。主角分别是继承了传统贝尔蒙特式长鞭攻击手段的约翰莫理斯,和使用长枪攻击的埃里克里卡德,这里强烈推荐大家用埃里克玩游戏,真的超级过瘾,不同的主角以及不同的攻击方式让游戏的可玩性也变得更高。
《恶魔城XX》
游戏发售时间年7月日,发售平台任天堂SFC。
本作是在SFC主机上发售的第二部系列作品,是《恶魔城X:血之轮回》的SFC移植版。
游戏延续了血之轮回的游戏系统,不过由于SFC卡带的容量较小,游戏不仅取消了部分分支剧情,而且分支也不再是玩家自己选择,而是在特定关中藏有密道,找到密道就可以进入分支,而且不需要找到下一个分支的入口,也不会转回主情节。另外还删除了PCE版可以使用玛利亚的功能。
《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
游戏于年3月日先在索尼PS主机上发售,之后在年6月日登陆世嘉SS主机。
个人认为本作是恶魔城系列中封神之作,游戏不同于之前的《恶魔城》系列游戏,游戏在玩法上融合RPG元素,武器多样、可升级属性、学习技能等。在游戏地图方面则是采用了类似《银河战士》的方式,增加了探索的乐趣。
虽然当时的游戏行业都在向3D化转型,但本作却用丰富的游戏内容向市场证明了主要作品质量过硬,2D游戏仍有强大魅力,本作亦堪称是游戏史上最佳的2D动作横版游戏之一。
《恶魔城:年代记》
游戏于年5月日,同时在索尼PS主机和PSP掌机上发售。
本作是初代《恶魔城》的重制版本,游戏在保留原版内容的基础上做了画面高清处理,然后增加了一些新的游戏元素。
《恶魔城:白夜协奏曲》
游戏于年6月6日在GBA掌机上发售,是系列登陆GBA平台的第二部作品。
本作与之前发售的《恶魔城:月轮》有着风格迥异的明亮画面以及更鲜明的游戏特色,游戏的整体难度并不是很大,另外游戏加入了表里城的情节,使得游戏在耐玩度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恶魔城:晓月圆舞曲》
游戏发售时间年5月6日,是GBA掌机上发售的最后一部恶魔城系列作品。
本作是GBA掌机上发售的恶魔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游戏可以说就是GBA版的《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游戏对比之前在GBA掌机上发售的两部作品,增加了不少新的系统,例如武器更换系统、魂系统等。
游戏在保持了系列传统风格的同时,又做了很多不错的创新,堪称GBA掌机的顶峰之作。
《恶魔城:无罪的叹息》
游戏于年月日在索尼PS2主机上发售。
从整个系列故事的时间线上来看,本作是恶魔城系列在时间线上最早的一部作品。游戏以王权衰落,地方领主势力大增的时代为背景,有一天Matthias的妻子突然身亡,使得他也卧病在床。一年后LEON的领地出现了神秘怪物,LEON决定前往森林救回未婚妻并打倒为恶的吸血鬼。
本作可以看做是 KONAMI 针对恶魔城系列3D化的绝地反击,由于之前在任天堂N64主机上发售的《恶魔城:默示录》失败后,整个业界都在质疑《恶魔城》是否注定与3D化绝缘。而这部《恶魔城:无罪的叹息》则重新定义了恶魔城3D的空间叙事,让3D化不再是桎梏而是全新的探索维度。
不过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生不逢时,游戏的销量是叫好却不叫座,当时的玩家更痴迷于《真三国无双》系列的割草快感以及《鬼泣》和《忍者龙剑传》的高速攻防切换,而本作刻意保留的月下式的探索节奏,在那个浮躁的3D时代就显得格格不入。
《恶魔城:苍月十字架》
游戏于年8月日在任天堂DS掌机上发售。
本作在剧情上承接了GBA掌机上发售的《恶魔城-晓月的圆舞曲》,因为DS掌机强大的机能,所以游戏的画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达到了掌机恶魔城系列的新高度。
由于DS强大的3D性能,本作不仅大量运用了3D的技术,而且还第一次启用了和《月下夜想曲》一样的怪物模型,而不是为掌机简化的怪物模型。
游戏性方面本作也利用到了DS掌机特有的功能,不过对于DS的触摸功能,本作在处理则稍显突兀,有种刻意“为触摸而触摸”的意味,特别是在BOSS战时,当BOSS的体力降到0的时候,玩家还必须用触摸笔在屏幕上画出对应的“封魔阵”给予其最后一击,使得BOSS战徒增难度,这个革新就饱受玩家的诟病。
《恶魔城:暗黑的诅咒》
游戏于年月5日在索尼PS2主机上发售。
本作使用了与先前《恶魔城:无罪的叹息》相同的 3D 绘图方式,系统则采用了 RPG 的经验值成长制,并有多样化的武器供替换。
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创新的“恶魔锻造”系统,允许主角赫克特使用魔力制造出各种“无邪之魔”,这些恶魔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赫克特进行战斗、移动和突破障碍等。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打败敌人来培养这些恶魔,使其成长,而成长的方向完全取决于玩家的选择。
《恶魔城:迷宫的画廊》
游戏于年月日在任天堂DS掌机上发售,是任天堂DS掌机上发售的第二部作品。
本作的游戏系统依旧采用了《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以来的ARPG系统,玩家角色可以佩戴多样化的武器、装备,使用物品,砍杀敌人而升级强化能力。
本作的游戏卖点在于可以两个角色同时冒险,玩家在游戏中除了可以操控一名角色外,还可以切换角色或着呼叫伙伴一起行动,两个角色共享HP跟MP,当操控的角色受到异常状态攻击,对隐藏中的伙伴毫无影响,除非二人同时中招,而伙伴被攻击时则以损失MP为代价,除了二人的普通攻击外,还可以达到魔法跟副武器并存的华丽夸张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