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川乱步异人馆(江户川乱步异人馆电影)
有人说,做男人就当如江户川柯南,要拥有“走到哪死到哪”的气势。截止至年,这个小学生已经“害死”了超过人,是名副其实的死神。但是,死神也是有等级的,柯南“杀人”多是因为他勤奋——卷单行本多话,TV动画多集,剧场版个——工作量大自然成果大。但是论单案件伤害力,与其并称为“东京双煞”的另一位少年侦探金田一一同学相比,柯南的等级就不够高了。在金田一系列死伤最惨重的案件《异人馆村杀人事件》中,光凶手六星龙一在案件中杀害的人就有个,再加上他和他爸爸风祭淳的死亡,这件案件共有人遇害,放眼整个推理小说界也是非常少见的数量,完全可以称为血雨腥风的屠杀。
作为年代中后期日本漫画最著名的少年侦探之一,金田一一这位IQ180、永远岁的私立不动高中二年级生继承了他爷爷金田一耕助的重要特点——邋遢懒散却富有正义感。虽然本人曾经数次被真凶谋杀未遂,心上人多次卷入事件造成重伤,好朋友成为了凶徒的刀下亡魂,但每次遇到案件时仍然奋不顾身地出击,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破解一宗又一宗凶残的杀人案。
推理小说既是作者这个“老师”出给读者这个“学生”的一道题,也是作者这个“魔术师”给读者这个“观众”变的一个戏法。它是一种体裁特殊、娱乐性很高的小说,拥有很特别的阅读群体,所以要转化为给中学生阅读的漫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是把本格派推理小说商业漫画化的先驱者,它的成功直接导致了包括《名侦探柯南》在内众多推理题材漫画在年代后期出现。但是,其中大部分最后都落得人气不佳草草收场的下场。事实上,《金田一》的成功具有时代性且并不能轻易复制,它综合了多年来各个时期各个流派推理小说的优点。而且在外乘上了年代初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崛起之风,在内聚集起了金城阳三郎和天树征丸两位人才。没有《金田一》在血腥、猎奇和恐怖元素中的冒险探索,并成功在少年漫画领域守下阵地,推理漫画这个类型可能直到今天都不会出现。
本格推理漫画的先驱者和半路离去的天才
金田一一,姓金田一,名一, “一”读作“はじめ”。虽然在设定上,他是推理小说作家横沟正史笔下的名侦探“金田一耕助”的孙子,但实际上这两个系列并没有关系,《周刊少年Magazine》还因为这个和横沟正史的家属发生过法律纠纷。事实上,漫画《金田一》里另一个人物——精明能干的警视“明智健悟”的命名也是来源于另一位名侦探,江户川乱步笔下的“明智小五郎”。因为一下子把两位日本最著名的侦探的姓用掉了,使得青山刚昌后来创作《名侦探柯南》时只能为女主角毛利兰的爸爸分到一个“小五郎”的名字。
《金田一》开始连载的契机,源于讲谈社一个叫树林伸的责任编辑(就是后来的天树征丸)。在他担当《少年侦探银狼》的作品的责编时,发现了作者金城阳三郎的才能。年代初的日本正在掀起一股新本格推理小说的热潮,作为推理小说爱好者,树林伸希望能与金城阳三郎合作,创作出能名留青史的推理题材漫画。商量后,他们很快就敲定了设定,为了迎合漫画读者的年龄,与以往老谋干练的名侦探形象不同,主角设定成一名高中生。年月日,《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开始连载,第一个案件为《歌剧院杀人事件》。
当年的《周刊少年Magazine》封面
漫画实际是由三个人共同完成的:树林伸负责原案(包括诡计设计和故事大纲,比一般的责任编辑对作品的干涉要深)、金城阳三郎负责故事主笔、佐藤文也负责画漫画。在连载期间标上的作者只有两个,但在后来发行的单行本中,树林伸以“天树征丸”的笔名出现在原案的位置上。
《金田一》连载的第一个故事《歌剧院杀人事件》,核心是暴风雨孤岛加一个不在场证明诡计,比较中规中矩。但在紧接着的《异人馆村杀人事件》中,尺度一下子出现了很大的跳跃——宗教仪式和符号(六芒星形状的村落)、恐怖元素(熟睡新娘的头颅在教堂密室中神秘消失)、大量杀人(高达人的遇害者数目)、对尸体的猎奇破坏(尸体残缺且分别失去了不同部位)等元素同时出现,挑战了少年漫画对于暴力血腥描写的底线。不知道讲谈社是如何处理PTA的投诉,但结果就是,《金田一》因为《异人馆村》一炮成名。
另一方面,讲谈社的对手小学馆看到这股风潮后,也想马上推出侦探题材的漫画。他们找到了曾经在《周刊少年Sunday》上连载过《魔术快斗》的青山刚昌,问他有没有兴趣做侦探漫画。青山老师回答有兴趣,但也打趣说自己只画过怪盗题材,不知道能否胜任。其实青山老师比较谦虚而已,我们后来都知道了,《周刊少年Sunday》推出的侦探漫画就是《名侦探柯南》。这部推理漫画虽然出现得比《金田一》晚,但日后的影响力比《金田一》要高得多。年,这两部漫画同时动画化,并选在了同一个时间播放,时人称之为“月曜7時のミステリーアワー”(周一7点的Mystery Hour),宣告“东京双煞”的时代来临。
《名侦探柯南》作者青山刚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原作天树征丸、作画佐藤文也。
DS平台推理游戏《柯南&金田一,交错的两位名侦探》,两大死神相遇于孤岛,这个游戏的死人数量与《异人馆村》差不多。
直至今天,《金田一》留下了个长篇故事和数不清的短篇故事,并仍然在连载。虽然故事质量很高,但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连载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个故事称为“File系列”(因为在连载时标题会写上“File XX”的记号),这个故事是《金田一》的黄金时期,代表着作品的最高水平,在读者群中大获成功。“File 系列”完结后,漫画作出了短暂的休刊,并于次年一月开始连载“Case系列”(第个故事)。在这段连载的途中发生了一件让所有金田一迷痛心疾首的事件——金城阳三郎离开了这部漫画创作团队,原作的位置改为了天树征丸。关于金城离开《金田一》的原因并没有确切的说法,有说是被天树利用杂志社的关系逼走,有说是自己的工作关系,也有说是忍受不了背负抄袭的骂名。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金城与讲谈社闹翻了,因为他在离开了金田一后,马上开始在《周刊青年jump》上连载《民俗学者八云树》,而且之后一直在集英社旗下工作。顺便说一句,本人心目中第一部的top3案件是《异人馆村杀人事件》、《蜡人形城杀人事件》和《魔术列车杀人事件》。
“Case系列”后期,《金田一》陷入了低潮期,在最后一个故事《金田一少年敢死行》中安排了抓捕高远遥一的结局后,连载长期休刊。看到《柯南》在《少年Sunday》中的成功,在接下的三年中天树征丸和佐藤文也创作了另一部漫画《侦探学园Q》,形式是类似《柯南》的“主线+短小案件”组合,虽然也有动画化,但反响并不是很好。年《侦探学园Q》结束后,《少年Magazine》决定重开金田一系列,称为“第二部”,断断续续连载至今。除了年“周年纪念系列”的三个长篇是一起连载以外,其他的几乎是以一年一个故事的缓慢速度面世。虽然读者们普遍觉得第二部的质量不及第一部,但其实里面还是有不少精品的。本人心目中第二部的top3案件是《蔷薇十字馆杀人事件》、《狱门塾杀人事件》和《剧场馆o第三次杀人事件》。尤其是《蔷薇十字馆》,这个故事有一个密室和一个不在场证明,而且不在场证明的完成是通过一个很震撼的岛田流诡计完成的。而高远遥一和他妹妹月读吉赛尔的出场,可以说是为取悦新老读者拼了老命。
异想天开的诡计和血腥残酷的犯罪场面
《金田一》是一部本格推理漫画,这句话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本格”是一个日语词语,是“正宗”的意思,是一种只有日本人才有的说法。战前的著名作家,例如江户川乱步、梦野久作,与其说他们是推理小说家不如说他们是恐怖小说家。他们喜欢写阴森的犯罪、人性的丑恶,与同时期的欧美“黄金时代三大家”(埃勒里奎因、约翰卡尔、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相差很远。直到二战结束,以横沟正史为首的作家们才开始呼吁日本推理小说应向黄金时代三大家靠拢,模仿他们的写法,并创立了“本格派”,意为“正宗的推理小说”。在这里,“本格”是意为注重谜题和诡计的推理小说写法。从这个角度看,《金田一》确实是一部本格推理漫画。
在横沟正史之后,世人逐渐对诡计故事生厌,此时以松本清张为首的“社会派”抬头。“本格派”写谜,“社会派”写罪。在社会派流行时期,本格派曾一度没落。但直到年代初,以岛田庄司为首的作家们,在注重诡计的推理小说中大量加入恐怖、悬疑、宗教等元素,重新让本格写法流行起来,这个时期的作家称为“新本格派”。在这里,“本格”是指一个时期和流派。从这个角度看,考虑到创作时间,带有浓重岛田庄司风格的《金田一》实际应该是一部“新本格”推理漫画。
从流派上来说,《金田一》吸收了世纪年来所有本格派的特点:阿加莎式的封闭空间舞台剧设定,确保直至破案为止全体成员都与世隔绝;卡尔式的不可能犯罪,强调“全部人都不可能是凶手”;奎因式的公平线索和读者挑战页,从来不玩叙述性诡计而且坚持线索的全部给出;横沟正史式的带有恐怖传说的偏僻村落,和式恐怖和小镇探案风格的混合;还有,作为新本格最重要的,岛田庄司式极尽华丽的谜面和匪夷所思的犯罪现场。这些是《金田一》受欢迎的核心原因。
评价推理小说通常要从两点下手:Trick(诡计)与Plot(展开)。前者是一个包袱,后者是埋这个包袱和抖这个包袱的方法,我们分开来说。
在《金田一》的实际创作过程中,诡计、故事、原画的工作是在三个人手中分别完成的。作为责任编辑的天树征丸,主要负责故事原案和诡计设计。诡计是本格推理故事的核心,它相当于魔术表演中不思议戏法的实际操作过程。《金田一》的诡计多半是需要道具才能完成的机械诡计,例如《学园七不思议》的镜,《雪夜叉传说》的冰桥,《飞驒机关宅邸》的旋转门,《魔术列车》的气球与滑轮。这些诡计质量其实不错的,放在主流推理小说中虽然不算出彩,但至少是很有亮点——虽然原理简单但效果出众。诡计的复杂度、多样性和想象力是众多金田一迷津津乐道之处,这一点经常被用来与《柯南》的“利用钓鱼线从外部上锁”简单诡计比较。我第一次接触《异人馆村》的诡计(使用特殊的分尸方法让六具尸体看起来变成七具尸体)和《魔术列车》的诡计(尸体在密闭空间内一秒消失)时,简直被惊讶到张开嘴巴三分钟合不上来,直到很多年后都还在反复品味。
《学园七不思议》的镜诡计和《飞驒机关宅邸》的旋转门诡计
但是,随着后来推理小说阅历的增加,我才发现当年这两个惊天诡计其实几乎完全抄袭了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和《奇想天动》,而且除了这两个明显的大型抄袭,《金田一》还有很多小细节的微型抄袭。这一系列的抄袭事件引起了很多法律纠纷和骂战,甚至有人猜测这就是金城阳三郎离开创作团队的原因。在后来再版的《异人馆村》单行本案件开头,明确注明了“这个故事的核心诡计来自于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的字样;堂本刚饰演的真人版电视剧中,这个案件更是从VHS、DVD版中被直接剔除了;还有最让我们读者心痛的,《异人馆村》这个传世之作也因为抄袭的原因直到今天都没有被动画化。诡计抄袭其实在推理小说界也时有发生,就算是上面提到的《占星术杀人魔法》,相传也是参考了冈户武平在战前写的短篇推理小说《五体积木》而设计出来的。《金田一》使用了这个分尸诡计后,同样也被众多国产推理剧抄袭(例如《少年包青天》、《深瞳》),这个问题各位看官就辩证地批判地看了吧。
令人震撼的诡计能让人回味一辈子,但要说到如何展现这个诡计,就极度考验了作者对于悬疑和戏剧的理解了。同样是把东西变走的魔术,刘谦在春晚上把汇源牌果汁变走,和大卫科波菲尔当着数百人的面把美国自由女神像变走,展现效果当然就完全不同。这就是Plot的魅力。《金田一》这部作品,多年后仍然让读者回味的并不只是不可能犯罪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少年时代初次阅读故事时,那种被血腥的画面和残忍的情节带来的震撼冲击干,这些几乎可算作童年阴影的记忆要归功于原作金城阳三郎。从天树手上接过诡计后,金城主要负责故事的主笔,使作品名留青史的恐怖和残酷氛围正是出自金城的笔下。
《金田一》里的凶手,通常会用极端残忍的方式杀害目标,并虐待、破坏尸体,尸体发现现场也毫不隐瞒地直接作出血腥的描写。《秘宝岛》里打开老式大钟后跌落的尸块;《墓场岛》里被手雷炸得稀烂的肉片、血迹和皮肤;《悲恋湖》里用斧头剁得糊烂的脸孔;《魔术列车》里所有关节都被拧断后扭曲成奇怪形状并吊起的尸体;《魔神遗迹》里受害者那被一个大铜钟从高处盖下来后头和手留在了钟的外面、躯体留在了钟的里面的死状。漫画中使用大跨页详细描绘的犯罪第一发现现场细节,猎奇程度简直匪夷所思,甚至是比一些世纪后专门主打猎奇元素的作品(例如Innocent Grey的游戏)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实在无法想象当年是如何把这些画面刊登在少年漫画杂志上的。
(待续)
黑白漫文化
微博:@黑白漫文化
公众号:hbma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