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传百度网盘资源(恶人传1080p网盘)
看了下今年的推送文章,发现有段时间没聊韩国电影了。
上一次推荐还是年3月的《极限职业》,那部以小博大的票房冠军。
没想到,近期有部片又成为爆款,小燚的朋友圈就有朋友主动安利,微信后台也有询问的朋友们。
它正是——《恶人传》。
顾名思义,该片的主题就是恶人大集合。
正因如此,影片中三大恶人的出场方式都令人印象深刻。
恶人一,连环杀手姜敬浩(金成圭 饰)。
影片开场是一个航拍,夜幕下的天安市灯火通明,一辆白车穿梭在都市的街道中。
镜头给了驾驶者眼睛一次特写,冷峻而锋利的眼神,扫视着道路周边的行人。
接着又分别给了他手部两次特写,他的手已经非常不堪,那是多次使用刀具留下的痕迹。
白车慢慢穿越出了城市,跟着一辆黑车走到了郊外。
撞车是在一瞬间发生的,黑车司机下车拍照,准备报保险。
白车司机下车假装进行安抚,一边干净利落地用刀从背后将对方刺死。
他杀人没有任何针对性,全都是随机发生,与对方没有任何仇恨,碰见了就动手,几分钟就能结束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
连环杀手,够狠、够凶、够无情。
恶人二,刑警郑泰锡(金武烈 饰)。
他的出场是和同事在堵车,车里的广播在放着近期频繁发生的杀人事件。
郑泰锡被堵车搞得情绪很糟,想到连续发生的杀人案却没有任何线索,就更加烦躁了。
他用脚关掉了车里的广播,从这一细节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怎么讲究的人。
接着他又摘掉了车上挂着的警灯,嘴里抱怨讲着没有一个人在意这个(警灯),这是一个肮脏的世界。
车依旧堵着原地不动,同事小心附和着他的话,郑泰锡转眼看到街边一帮黑帮在路边推搡,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他骂骂咧咧地下了车,丢下一脸懵逼的同事,朝着黑帮聚集地走去。
此时BGM适时响起,他以比黑帮更像黑帮的步伐走起来,阻拦他的黑帮被他一个个打跑。其中有个人还塞给他钱,试图让他「见好就收」。
结果是被他一脚踹到楼梯下面。
他带走了一个黑帮小弟,让对方骑着摩托车带他去案发现场。等到了现场,他也不再理会黑帮小弟。
原来他不是为了伸张正义,只是想找个不被堵住的车去犯罪现场而已。
恶人三,黑帮老大张东秀(马东锡 饰)。
张东秀出场时在练习拳击,虎背熊腰的他每次出拳都十分凶狠,沙包被他打得左右摇晃,手下不得不站在背后帮着扶正沙包。
帮派二把手过来通风报信,反映警察郑泰锡到场子搅局的事情。
沙包此时被放下来打开,人们这才发现沙包里面是一个鲜血淋淋的人。
任何一个正常人被张东秀这样的重量级选手打到,都不可能承受得住。
换上西装的张东秀派头十足。健硕的身材,后面跟着一帮小弟,气场更显强大。
原来他早已用钱收买了警察局局长,即郑泰锡的上司,所以他质问局长为什么还有人找他麻烦。
可他没想到郑泰锡是警察中的「恶人」,不仅不把黑帮放在眼里,就连自己的上司也从来不在他的敬畏名单中。
警察与黑帮的较劲就这么开始了。
三大恶人陆续出场后,其实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连环杀人犯连续作案,让警察郑泰锡和他的同事头痛不已。
而张东秀从事的非法改装游戏机生意,也一直都是郑泰锡的「眼中钉」。
在郑泰锡看来,这两枚钉子,早晚都要被他亲手拔掉。
但这样的弱联系显然不具备影视剧中「冲突」的标准。
于是,一个雨夜,连环杀人犯攻击了黑帮大哥张东秀。
他当然不知道张东秀的黑帮身份,不然他一定会放弃的。
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而且两人都受了伤。
张东秀伤势更重,一时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猜测这是黑帮间的恩怨纷争。
只有张东秀自己明白,无论手法还是行事方式判断,对方都不是黑道中人。
而另一个明白事情真相的就是郑泰锡,他判断出这正是连环杀人犯所为,于是他和张东秀展开了一场关于警匪合作的谈判。
是的,听上去有些荒谬。但这也正是《恶人传》特立独行之处。
看似荒谬的背后,其实并没有脱离现实依据。
对于郑泰锡来说,他好不容易才发现了杀人犯的一些线索,他迫切地需要把这个案子破了,并以此强化自己在警局中的地位。他的警察人生需要一个大案件来撑场面,帮助自己升职加薪。
而对于张东秀来说,抓到攻击自己的杀人犯是必须的。并且他一定要亲手杀掉此人,不然自己黑帮大哥的脸面也无处安放。身边多少同行都等着看他笑话呢。
他们明确了彼此目的一致,而不合作各自都无法更快抓到凶手。
在明确了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同时明确了犯人不能共享,谁先抓到杀人犯就由谁处置。
最终就这么开始了合作。
用他们之间的对话来说是,两个坏人会抓住最坏的人。
可是警察和黑帮合作就真的能够如此顺利吗?
当然不能,而且各自都是心怀鬼胎。
张东秀从第一次谈判开始,就随身带着录音笔,甚至用监控录像记录自己的谈判过程,以便留下证据随时可以「反咬」郑泰锡。
这种谨慎的态度不像一个黑帮老大,反倒有些像警察。
而警察郑泰锡一直都是以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见到张东秀也是上来就打(当然他打不过),见到各种黑帮也打,甚至见到不顺眼的同行也是一言不合就开打。
这种暴力的方式不像一个警察,反倒更像一个黑帮。
随着合作的深入,他们渐渐开始有了默契,这种转化是非常微妙的。
张东秀利用凶手的刀,借刀杀人,铲除了一个仇人。刀上指纹过多,已经无法成为控告杀人犯的证据。
郑泰锡为了破案,选择了视而不见,一切都以抓到凶手为主。
双方一起追查凶手证据的时候,被仇家围堵,警察郑泰锡失手杀了人。
张东秀主动站了出来,让郑泰锡赶紧走,自己处理尸体等证据。
从看不顺眼到互相庇护,伴随着双方的合作深入,就连观众都开始相信真的可以有这种组合存在了。
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你会发现影片中正与邪的界限开始越发模糊不清。
警察与黑帮甚至渐渐开始同化,在追击凶手的过程中,黑帮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诉市民自己是警察,在查案,希望对方配合自己做犯人筛查。
而警察团队甚至可以和黑帮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几杯烧酒下肚,居然还能说说心事。
有警察表示想加入黑帮,因为觉得自己生活一团糟。
双方都无法相信和对方在合作做事。
黑帮的回答也很直接:还是好好当警察吧,我们拿命干活,你们这些拿薪水的才不用这样。
一句话似乎点明了双方最本质的区别,警察始终是警察,黑帮始终是黑帮,即使一起合作,也不代表着以后会有怎样的改变。两者的命运轨迹也并不会因此被改写。
但那都是案件结束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于当下的警匪合作来说,抓到凶手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有着无比明确的共同目标。
所以你会看到,集体发号施令的时候,领导是四个人,可是你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警察,谁是黑帮。
可这些重要吗?下面的人都乖乖听命就行,能抓到凶手就行。
影片中还有个细节,有天下雨,张东秀打着伞在路边抽烟等人。
看到旁边有个女学生没有伞,自己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掐了烟(因为呛到了女学生),同时把伞给了女学生。
一个恶人忽然有了善意的一面。
而此时警察郑泰锡赶到,讽刺张借伞给学生是假装圣人。还批评女学生,不要随便从陌生人那里拿东西,而且此人是黑帮。
没想到女学生顺势就怼了回去:你比他看起来更像个黑帮。
其实这恰恰点明了影片《恶人传》的主旨: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的两面。只是在某个时刻,恶战胜了善,于是一切就开始改变。
究竟怎样才算是恶人?
连环杀人犯是恶人,警察郑泰锡是恶人,黑帮张东秀也是恶人。
可是你细细琢磨,三个「恶人」的恶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
杀人犯之恶是无法原谅的,也是影片中程度最为严重的。
黑帮张东秀的恶,以及警察郑泰锡的恶完全无法与之匹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是「恶」。
所有已发生的,都是无法否认的。无论你是触犯了法律,还是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每一次「恶行」其实都是在自己身份那张白纸上增加了一个污点。
这些污点汇聚在一起,就成了无法抹去的印记。
还记得小燚之前推荐过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吗?
善与恶往往是一线之隔。讽刺的是,往往身处其中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恶」。
一如《恶人传》的恶人们,他们口口声声说着「伸张正义」,其实不过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换个角度想想,当下社会,当键盘侠很容易,随意批判别人也很容易,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当我们习惯于批判别人的「恶行」,当我们习惯于认定他人是「恶人」,有时候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下自己,结果可能你自己都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