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桂林,人们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然而,桂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有藏匿于山水之间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如今,桂林已有个村落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广西入选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些传统村落如同桂林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静静地伫立在山水之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传承着先辈的智慧与文化。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矮寨自然村——
“九甲”风格续写乡愁篇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矮寨自然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这些独特的建筑元素共同构成了门等村的“九甲特色”。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南部的门等村矮寨自然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其所处的平江河流域一带自古即称“九甲”,瑶、壮、汉民族文化在此处历经数百年融合,孕育了独特的“九甲”建筑风格。村庄居住环境舒适惬意
老一辈矮寨人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倾注在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之间,融入房屋的建造之中。每一处精美的雕花、每一道独特的工艺,都承载着他们对幸福的祈愿,对未来的憧憬,别具一格的老屋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矮寨人精神传承的载体。矮寨村秉持着 “修旧如旧”的原则维护村中老宅
“九甲”建筑风格传承人,采用当地材料和土木工艺对房屋进行维护,秉持 “修旧如旧” 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老房子原有的结构和风貌,并在建筑装饰上融入了象征吉祥如意的传统雕花图案,如寓意福禄的梅花鹿、代表年年有余的鲤鱼等。同时,矮寨村大力开展生态治理,通过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治理污水,为村庄增添了一抹抹绿意,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惬意。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
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红岩村成熟的柿子上。光影交错间,红彤彤的柿子果形圆润饱满,果皮光滑细腻。深秋时节,是红岩村万亩柿子林的最佳观赏期,果实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红岩村老村屯还保留着古朴的传统建筑
红岩村享有“中国第一月柿之乡”的美誉。村口主干道上车流如织,村里柿子元素无处不在,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红岩村的月柿吸引各地游客
红岩村民宿发展红火
果园变公园、农户变商户、产品变礼品。近年来,红岩村依托月柿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今,红岩村有民宿栋,配套客房多间,农家乐餐馆多家,每到月柿成熟,民宿客房供不应求。小柿子成就大“柿”业。据统计,恭城瑶族自治县月柿种植面积目前达到万亩,产量约万吨,年综合产值超亿元,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老村、朗山、高桂、门等、东寨5个村屯被列入广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并重、与创建宜居城乡同步、与全域旅游资源整合”为建设目标,擦亮村落名片。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笔下,莲被赋予了花中君子的形象,自古以来象征着“廉”。灵川县江头村,建村已有千年历史,因独特的“科举仕宦文化”和“江头洲爱莲文化”,被誉为“中国科举仕宦文化村”“才子村”“清官村”,是周敦颐的后裔聚居之地,村民多为周姓。江头村的爱莲文化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头村人才辈出,被誉为“中国科举仕宦文化村”“才子村”“清官村”
在爱莲文化滋养下,周氏家族以一颗“莲心”秉承廉性,自明清以来有数百人出仕为官,皆廉洁奉公。村中保留的太史第、解元第、按察使第、同知府第、奉政大夫第、五代知县府等门楣牌匾,既彰显了周氏家族的荣耀,也体现了周氏子孙严格遵循家风,做人为官都如莲一般廉洁、正直的品格。江头村传统建筑群
爱莲家祠
江头村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余座,古迹众多。村入口处,庄严古朴的爱莲家祠最为引人注目,这里既是供奉祖先祭祀的宗祠,又是周氏子孙学习的私塾。家祠悬挂着“世德乡举选,宗盟会法传”的门联。祠堂中供奉着周敦颐的画像,挂有《周氏家训》和《爱莲说》,祠堂两侧的窗棂纹样内藏乾坤,“慎言、敏事、亲贤、遏制、循理”等字样与木窗融为一体,承载着家族的家风传承。爱莲家祠既是祠堂亦是周氏子孙的学堂
爱莲家祠旁的字厨塔,塔身为四角三层,村中老人说,村民们世世代代都对文字心存敬意,从不乱扔废弃字纸,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村中的学子们会把废弃字纸集中送到塔中焚烧,这份庄严的仪式感体现了村民对知识的尊重。图为江头村的传统民居建筑,青砖灰瓦、飞檐相望
年月,灵川县以江头村历代清官廉政廉洁爱民史实为基础,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融合“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爱莲文化,将周氏家风建设与廉政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游客在欣赏历史、自然风光,探寻古建筑群奥秘的同时,感悟爱莲文化的魅力与启迪。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
“同胞三翰林”佳话与桂剧起源
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江口村位于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处于马山江、安乐源江与灌江的三江交汇处,因此得名“江口”。“三江汇流,必出状元。”这里不仅有较为完整的桂北古商贸街,还流传着一段科举佳话。江口村出了3名进士、名文武举人,其中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同胞三兄弟接连中进士并被钦点翰林,为广西科举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故有“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的美谈。图为唐景崧故居正门
眼前这座明亮宽敞的建筑为唐景崧故居,其精美的墙绘、砖雕、木刻在历经岁月洗礼后,依然散发着往昔光辉,现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紧挨着故居的空地上,有一个古戏台,象征着唐景崧与桂剧之间紧密相连的情缘。从寒门到翰林,唐氏三兄弟的经历堪称寒门出贵子的典范
唐景崧是一个资深戏迷,晚年为桂剧改革与创新付出了诸多心血,他将桂北的地方戏和皮黄腔融合创编,建戏台、搭戏棚、编剧本、定曲牌,桂剧由此诞生。他还组织“桂林春班”,招收了名女学徒,让桂剧从此有了女演员。唐景崧故居内的木刻图案工艺精湛、保留完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唐景崧用六七年的时间先后创作了出桂剧剧本,合称《看棋亭杂剧》,直到病故。他将这些剧目在江口村和同姓不同宗的月岭村传播,促进了桂剧的传承,被誉为“桂剧第一剧作家”。年3月日,灌阳县文化艺术馆非遗中心联合新街镇在唐景崧故居举行了桂剧传承开班仪式。飞檐翘角错落有致,清流潺潺穿桥而过
近年来,江口村以唐景崧故居和江口传统村落为重点,打造“观阳古镇”,举办了“二月七”民俗文化节之“猜谜一条街”等活动,让江口村既有古建筑的“形”,又焕发着历史文化的“魂”。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步行至月岭村口,进士、举人、岁贡、拔贡等八块朱红漆描金牌匾高悬于门楼上,与屹立在门前的拴马石一同向世人彰显月岭村人才辈出的辉煌。热热闹闹的月岭村口,村民正在赶牛进村
古朴的建筑、牌匾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孩子们在门楼、檐下嬉笑打闹,给古村注入蓬勃生机
村中老人说,月岭村古时称望月岭,因村后山形像犀牛横卧,状似抬头望月,在年改称为月岭村并沿用至今。全村人口均出自唐氏一脉,同宗同族同姓。岁月在墙面留下斑驳的印记,而村中的清池在村民生活中依然能承担洗衣的功用
月岭村街巷纵横交错,围墙、道路均是石砌。村中古民居群里,有六个大院是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宅建筑,均是该村富豪唐虞琮为其六个儿子修建的庭院。这六个大院于同一天划线、动土、上梁,依次名为“翠德堂”“宏元堂”“继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锡嘏堂”。每个院落内有大小房屋十余栋,宽敞明亮、整齐划一的官府庭院式布局,而且有不同的特点。“多福堂因院子里面福字多而有名,继美堂的花园里有一条特别的石板路,又被叫作‘跳步园’。”跟随村民唐集全的步伐,各院落的特别之处在眼前显现出来。“如果在村里迷路了,你就找找巷道边的排水沟,跟着水流走就能走出村口喽。”村民唐集全介绍,月岭村内沿巷设有排水明沟,与村中地势相结合,其高低起伏科学合理,是月岭村独有的导航。年月日,月岭村举行将军节庙会活动,月岭桂剧团成员在戏台为大家献上桂剧《黄梨花展纸》和《双卖舞》
月岭村人有爱演桂剧、喜看桂剧的传统,农闲时村民们会聚在一起唱几段,年正式成立月岭桂剧团。“我们会定期排练一些有关乡村发展的节目,既能向大家宣传党的政策,又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唐集全是月岭桂剧团的成员之一,从多岁开始演绎小生一角,一演就是几十年,桂剧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孝义可风石牌坊
月岭村令人流连忘返的除了桂剧,还有一处极为珍贵的石牌坊——孝义可风石牌坊。相传唐虞琮其中一个儿子唐世桐体弱多病,娶了史氏不久后便去世,史氏一生守节,并将唐世桐哥哥的儿子唐景涛过继来抚养。唐景涛学习刻苦,中举后受到朝廷重用,他为了感谢养母史氏,向朝廷申请建立这座石牌坊,故牌坊正面刻着“皇恩旌表”、反面刻着“敕建牌坊”。这座高十余米的石牌坊为四柱三间四楼式大理石结构,两侧均有抱鼓石护柱。牌坊上石雕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既有“双龙戏珠”“麒麟献瑞”,还有“喜禄封侯(喜鹊、鹿马、蜜蜂、猴)”“喜报三元(喜鹊、豹山羊、猿)”,以及脚踏祥云的“八仙”“八宝”……这些古老的题材莫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据悉,这座石牌坊的石雕工艺设计精美,如同一个石雕博物馆,历经百年沧桑仍如故,蕴含了民间匠人的智慧和力量,是研究石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年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
青瓦屋檐下的中西文化碰撞空间
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旧县村,一个隐匿在阳朔遇龙河畔的传统村落,沿着遇龙河骑行便可抵达。旧县村已有多年的历史,唐代武德四年(公元年)的归义县县城便坐落于此,故名“旧县”。村里保存了多栋明清时期的建筑,多为南方传统的青砖灰瓦马头墙建筑,正门多用大理石砌筑,古色古香。村中居民多为黎姓,自清康熙年后出了7名举人和1名进士,近现代史上还出了位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抗日将军黎行恕。青瓦房古建筑与碧绿的田园相映成趣,群峰环绕,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走街串巷的行人为这幅画卷更添灵动。午后的阳光洒在石板路上,不少游客在村中散步或骑行。古钟楼与独具特色的翘角相映成趣
古钟楼的墙面上挂有几块牌匾,左侧的牌匾刻着“桂林长田山水画研究院阳朔旧县写生基地”。因群山环抱、奇峰秀起,清流穿古桥,竹筏载游人,旧县村为写生群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环境和人文环境,雕梁画栋的传统民居也能提供特写、近景、远景素材,吸引众多写生队伍前来寻找创作灵感。墙面右侧挂有“中国传统村落”牌匾,还有一块刻有中英文字样的牌匾:Secret Garden秘密花园。穿过钟楼,顺着指示牌的方向,一座交织着花香、咖啡香的庭院式民宿——“秘密花园”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里别有洞天
这座依山势而建的民宿绿意盎然,院中栽有多种花卉苗木,西式的铁艺与古老的木门巧妙搭配,沿着庭院石板路向前探索,每个转角都有中西结合的“彩蛋”,一步一景,这别出心裁的设计出自南非建筑设计师伊恩·汉姆林顿之手。这里也被网友赞为“古风版莫奈花园画卷”。起初,村民们对伊恩修缮老宅的想法并不认同,当他完成第一栋老宅修葺,重焕生机的老宅让村民对伊恩刮目相看。伊恩说:“有一次我在屋顶上,旧县村三个老人叫我下来,他们说要谢谢我。他们看到我保护并修缮了老宅,感到很开心。他们开心,我也开心。”从年来广西至今,伊恩已参与修缮古民居超所,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金绣球友谊奖”。曾在北京从事雕塑行业的孙正坤,年携家人来阳朔旅游后定居旧县村。他将一座古宅改造成民宿和茶室,保留原有的青砖,把自己设计的作品作为装饰,使现代化雕塑与传统建筑相碰撞,让古宅既有老味道又具时髦感。古墙、古道在斜阳的映照下等待着游客到来
如今的旧县村,许多老宅经过修旧如旧后重焕生机,青瓦屋檐之下为中西文化交融空间。茶室、咖啡馆、民宿、餐吧等不仅让闲置的传统民居得到利用,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闻名而来的游客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以旅游效应助推经济发展。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
千年银杏与古宅大院的浪漫邂逅
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穿过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林,秦家大院便映入眼帘。它位于兴安县白石乡,原名为水源头村,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屋顶瓦面尽显古朴典雅
相传,一位山东的秦姓官员长途跋涉至桂北,被水源头村的山形地势吸引,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安家。作为唐代名将秦琼的后人,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历经岁月,逐渐建成了如今的秦家大院。秦家大院大门上悬挂的文魁、武魁牌匾,彰显着秦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其中,“武魁”匾为嘉庆十二年(公元年)皇帝御赐,上面写着“钦命赠武职郎秦本洛 恩科武魁 嘉庆十三年(公元年)戊辰岁季冬月谷旦立”,即嘉庆皇帝赐给此地的武状元秦本洛。门楣上的乾坤二卦则提醒后人要德才兼备、明白做人、清廉做官。雨后的秦家大院
目前,秦家大院保留有多座明清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大宅子,主次轴线分明。宅子多为三进三开,分为四组,每组之间相隔两米,形成狭长的青石巷道。老人在天井下收拾采摘好的野菊花,孩童在屋外玩耍
据村民介绍,由于政府和村民的保护,秦家大院原貌得以完整保留,许多影视剧组曾在此取景拍摄,如央视播放的《历史的选择》《大围剿》《万山剿匪记》等影视作品,使秦家大院声名远扬。秦家大院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有寓意深刻的名称,如“紫气东来”“吉门余庆”“朝照乾坤”等,让人感受到当年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秦家大院的设计十分巧妙,每家的天井旁都放置一个青石板制成的大水缸,一旦发生火灾,可从水缸中舀水扑救,水缸外壁刻有精美图案,被村民称为“吉祥缸”。随着四季更迭,传统建筑与四时风景相互映衬
兴安县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每到深秋,银杏叶由青绿转为金黄,各乡镇如同披上金色外衣,整个兴安仿佛一片金色海洋。秦家大院大门外,成片的银杏树环绕村庄,其中一棵树龄超过年,金黄的银杏叶与古老的建筑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一湾清流映古屋,图为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杨溪村
潜经村是广西唯一的回族乡——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下辖的三个村委之一,图为潜经村的白氏宗祠
图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一隅
每块青砖、每片青瓦、每座古桥,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推开沉重的木门,古木散发着原始的馨香,后人挂上的红灯笼、红对联为古屋旧宅点红妆,茶香、咖啡香在屋檐下汇聚,唤醒了沉睡的老屋。在古村落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得以静下心来,品味历史的醇厚,探寻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美好。这是一片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土地,是心灵的栖息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老屋在乡愁就在。想要玩转桂林却不知道如何做攻略?
桂林灵川 旅游 |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 兴安 旅游 | 阳朔 旅游 | 永福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 龙胜 文旅 | 桂林资源县旅游 | 平乐 文旅 |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
旅游 恭城
| 桂林雁山 旅游
| 临桂 文旅 | 象山 文旅
| 遇见 七星 |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 逍遥 秀峰 | 李宗仁 文物 陈列馆 | 桂海碑林 博物馆 | 桂林 画院 |
广西桂林 图书馆 |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桂林 有戏 | 桂林 非遗 |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 桂林 博物馆 | 桂林群众 艺术馆 | 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 |
八路军 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 桂林 美术馆 | 桂林市 导游管理服务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