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背景故事(血战钢锯岭的背景故事)
这两天叔被梅尔·吉布森的新片《血战钢锯岭》刷屏,这部满满直男气的战争片,在新海诚《你的名字。》人畜无害的清新攻势下,竟然也杀出了一片重围。
《血战钢锯岭》向人们展现了战争的惨烈,讴歌了二战中,一位“非主流”英雄的无畏精神。
电影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loser英雄”,影片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人人皆兵的战争年代也加入部队,要为国家出一分力,却因信仰不愿摸枪,哪怕为此要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也在所不惜。
终于依靠强大信念成为了一名医疗兵后,即使在战场中也不愿摘下可能暴露目标的红十字袖标。
这样的人如果放在今天,也一定会被说“你似不似洒?!”
电影借主演安德鲁·加菲之口,说出了戴斯蒙德的信条,“你们杀人,我救人,这是我服务国家的唯一方式。”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人不待见的小“loser”,手无寸铁在战场上救下了名战友,也因此获得了美军的荣誉勋章(想要了解他的详细故事,可戳叔昨天的推文)。
影片人物正、剧情燃、场面震撼,夺屏而出的热血,让许多男性观众都热泪盈眶:
这是一部只有真汉子才能拍出来的电影!
《血战钢锯岭》的导演梅尔·吉布森,也的确是一位铮铮铁骨的真汉子。
提起梅尔·吉布森,人们想起的多是《勇敢的心》里那个怒发冲冠、荷尔蒙爆棚的苏格兰民族英雄,那一声“自由”的呐喊,直到今天都让人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忘怀。
吉布森也凭借该片,一举拿下当年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的最佳导演。
可惜好景不长,这个导、演俱佳的好莱坞偶像,却因为酒后反犹言论、前女友控诉家暴等等黑历史,遭遇好莱坞雪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是金子永远要发出光芒,好东西不会一直被埋葬。
也许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如今满脸皱纹络腮胡的男人,曾经是如何的风华无两。
从年在澳洲电视节目《The Sullivans》中首次亮相开始,梅尔·吉布森在整整年的演艺生涯中,参演、导演、制作了部电影,创造了超过亿美元的票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纽约客》的首席影评人文森特·堪比()曾这样评价吉布森:
“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明星特质’,但如果真有这样的玩意,一定是用来形容梅尔吉布森的。”
自带巨星光环的吉布森,自从出道以来就一路顺风顺水,从初出茅庐到大红大紫,不过几年的时间。
年1月3日,吉布森出生在纽约一个正统天主教家庭,岁时举家迁到了悉尼。
岁时,还在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读书的吉布森出演了第一部电影《夏日城市》,这是一部全部由学生自编自演的粗制滥造作品,而吉布森拿到的片酬不过区区美金。
但他主演的第二部电影就让他扬名立万,《疯狂的麦克斯》是乔治·米勒导演的一部低成本未来主题电影。
在拍电影前,导演米勒是一名在悉尼工作的医生,当时的原油危机引发了许多公路暴力事件,他是从自己治疗过的患者身上获取影片灵感的。
为了筹款拍电影,米勒当了两个月的急诊室医生,但即便如此,影片的拍摄预算还是捉襟见肘,只有两个主演身上的皮夹克是真皮,而其他飞车党穿的都是人造革,许多群演的报酬甚至是以啤酒的形式支付的。
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槽点满满、漏洞百出的B级Cult片,成了当年的现象级电影,岁的吉布森也一跃成为澳洲的当红小生,不仅阳光健康的英俊形象大受赞赏,演技也得到了肯定。
《蒂姆爱我》中爱上隔壁阿姨的弱智男青年、
澳洲新浪潮导演描绘一战著名战役的作品《加里波利》中玩世不恭的士兵,
让吉布森连续两次获澳洲影视最高奖项澳洲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奖(雨果·维文和罗素·克劳都曾经获得这一奖项)。
吉布森的名气也一下传到了好莱坞,不仅在《叛舰喋血记》中扮演刚烈大副,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影帝级配置搭戏。
还遇到了命中的贵人,曾执导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超人》的商业片导演理查德·唐纳,他选中吉布森出演“黑白搭配”的双警探动作电影《致命武器》,用万美元的成本,换来了亿美元的票房。
因为《致命武器》太火,连拍了3部续集,最终以亿美元的成本拿下了亿美元全球票房的好成绩,吉布森又一跃成为好莱坞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线男星,一时风光无限。
从此,吉布森就成了“性感偶像”的代名词,老牌“”肖恩·康纳利曾经钦点吉布森出演下一位邦德,吉布森本人却是拒绝的,他并不想被定型成为有颜有肉没内涵的动作片明星。
年对于吉布森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共同出演《飞离航道》,吉布森结识了小自己9岁的小罗伯特·唐尼,从此开启了“好基友一起走”的没羞没臊模式。
同年,吉布森创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ICON Productions,在公司独立出品的作品中,尝试了更多可能。
在高度还原戏剧的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电影《哈姆雷特》中,他扮演了时而隐忍,时而疯狂的复仇王子哈姆雷特。
由J·J·艾布拉姆斯担任编剧的《天荒情未了》中,他扮演年因为痛失所爱而决定冷冻自己“换换心情”的空军飞行员,却没成想一觉睡到了(当年的弗罗多还是小屁孩啊!)。
除此之外,吉布森还在年再次与理查德·唐纳合作、与朱迪·福斯特搭档的电影《赌侠马华力》中尝试了喜剧角色。
还在迪士尼的动画《风中奇缘》中,为宝嘉康蒂的相好约翰·史密斯配音。
年,吉布森参演的3部不同风格的电影,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的《爱国者》、动画《小鸡快跑》和爱情喜剧《偷听女人心》,每部票房都超过1亿美元,和汤姆·克鲁斯、艾迪·墨菲、乔治·克鲁尼、罗素·克劳并驾齐驱。
年,吉布森主演M·奈特·沙马兰导演的《天兆》,在片中饰演一个发现了麦田怪圈的老农民。
影片以万美元成本,收回了4亿美元票房,缔造了吉布森演艺生涯以来的单部影片最高票房纪录,吉布斯似乎也成了那种各大制片商求之不得的,只要“挂个名”就能大把大把挣钱的明星,比今天的所谓“爱豆”,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不是吉布森真正想要的,这个拥有一双“能够融化钢铁的蓝眼睛”的男人,因为与生俱来的“明星特质”被推上神坛,但他却厌倦了当一个“电影明星”。
身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吉布森还有更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他宣布,从此以后只接真正“走心”的剧本,没想到一语成谶,8年之后才再次在电影中担任主演。
创立制片公司后,吉布森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幕后,他的导演才华也开始展现:
年的导演处女作《无脸的男人》讲述了为救学生被毁容的老师和来自破碎家庭的小正太的一段忘年交,这是吉布森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作品,也有,感受一下:
年吉布森自导自演并且还担任制片的《勇敢的心》就更不用说,奥斯卡项提名,5项获奖。吉布森在片中扮演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一角也深入人心,要知道,这才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因为天主教信仰,吉布森在拍摄了《耶稣受难记》,以极端真实的拍摄手法,再现了耶稣最痛苦的小时。在片中扮演耶稣的詹姆斯·卡维泽,在拍摄鞭挞的镜头时曾两次被抽伤,伤口长达厘米,也曾因为背十字架而肩膀脱臼。
影片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了耶稣为救世人曾受过的苦难,极具震撼。但也因为对出卖耶稣的犹太人的描绘,惹怒了许多犹太人群。
年,吉布森的第四部导演作品《启示》,以世纪初正在衰落的玛雅文明为引子,思考文明陷落和信仰崩塌之间的关系。
作为导演,吉布森从不畏惧在银幕上展示暴力,却也从不滥用电脑特效,因为对他来说暴力血腥的场面绝不是出于纯粹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更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传递信息、传递情感。
耿直的他更曾公开表示,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超级英雄电影,需要有那么大的投资。
《耶稣受难记》《启示》,奠定了吉布森作为导演在好莱坞的地位,也确定了他的个人风格:冷峻、直白、狠辣。
也就是传说中的直男气吧。
在《哈姆雷特》中和吉布森搭过戏的海伦娜·邦翰·卡特曾说,吉布森有一种近乎粗俗的原始幽默感,会在拍摄《哈姆雷特》时为了让演员们放松,要求延缓在片场戴着小丑的红鼻子表演严肃戏目,电影杀青后,还公然露屁股,这是他的降压方式。
他也许永远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大师,却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导演,在如今日益浮躁的好莱坞,尤其难得。
虽然才华和幸运都光顾,吉布森却也有自己的“原罪”:他从岁就开始同酒精成瘾作斗争,严重时早餐都要喝5、6大杯啤酒,在一些采访中也曾因醉酒而失态。
但极端的敬业,让他在片场保持着良好的专业性和准时的习惯,以至于许多和他合作过的人都不知道他有酗酒的毛病。
然而酗酒还是让他的事业遭遇了重创,年的一次酒驾,发酒疯的吉布森脱口而出的反犹言论让他的事业一落千丈,加上《耶稣受难记》积攒的怨气,吉布森遭到了整个好莱坞犹太裔的抵制(包括许多重要的制片人),结婚十多年的妻子也离开了他。
而同样曾经“行差踏错”、当时已经凭借“钢铁侠”东山再起的好基友小罗伯特·唐尼,却没有弃他而去,也许是因为“堕落”的共同经历,唐尼多次在公开场合为基友求情。
虽然没有吉布森年长却身为“过来人”的他并没有试图为吉布森洗白,而是承认好友的过错,但他也指出,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补过的机会,在指责他人之前,是否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圣洁无瑕,从未犯错?
他还表示如果吉布森执导《钢铁侠4》,他一定会再次出山。
“我们俩太像了,我们有同样的律师团队、公关团队和心理医生。
在我最惨的时候,是他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帮助我,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收留我,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我也对另一个人这样做。当然啦,他当时肯定没想到那个人会是他自己。”
这虽然只是个玩笑,但确实是吉布森所信奉的善良打动了当年的唐尼,也让唐尼在兄弟落难时,勇敢伸出援手。
不煽情,没废话,这,就是男人之间的友谊。
不过虽然有好友声援,吉布森也多次公开道歉,他的事业还是每况愈下,即便制作人一致同意让吉布森参演《宿醉2》,但其他犹太裔工作人员却不肯和这个反犹分子合作,导致他的戏份最终被剪。
年主演《黑暗边缘》,宣传期吉布森前女友为争夺抚养权曝出了家暴丑闻,影片几乎颗粒无收不说,经纪公司也和他解除了合约。
每当你觉得事情已经够糟,还会惊讶地发现,这才哪儿到哪儿。
年主演朱迪·福斯特导演的《海狸》,依旧是票房惨败。
年的《敢死队3》里,他演的是邪恶的大反派。
一个曾经风光无限、人人争抢的超级偶像,仿佛就此陨落,但吉布森并没有破罐破摔,他的信仰让他坚持了下来,也是信仰让他触底反弹,涅槃重生。
这里的信仰也许并不特指某一宗教,而是在人间充满恶时仍相信善,在人心充满恨时仍相信爱,在明知世界不会因一己之力改变时,仍坚持做对的事。
生在和平年代,我们当中许多人也许能幸运地过一生,不需要上战场杀敌,为国捐躯,但我们也必须面对诱惑、面对失败、面对挫折,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勇敢?
而这,也正是梅尔·吉布森其人的写照。
他不完美,他所信仰的也未必正确,却总是用行动向人们说明,自己的诚意和价值。
《血战钢锯岭》上映时,吉布森已经戒酒十年。
他再次用作品说话,这么多年的“冷板凳”,并没有让他技艺生疏,实景拍摄的战争场面,
收放自如的叙事节奏,
还是那个熟悉的直男吉布森。
不过除了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热血的真实故事,叔觉得影片最打动人的是:
一个男人面对逆境时的担当和勇气,在千夫所指时对信仰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