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司令剧情(一门三司令剧情介绍语音版)
最近,电视剧《一马三司令》在CCTV8热播啦
这是一部取自马家三兄弟真实事迹的抗战剧
你可知道,这部剧的主角原型马耀南是一位天大人?
小天带你,一探究竟!
电视剧简介
以抗日英雄,原长山县中学校长马耀南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一马三司令》,从月日起,登陆cctv8每晚7:黄金档,每晚三级连播,一共集。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就在国民政府军节节败退之时,山东地区长山县中学校长马耀南,在忧愤中毅然举起了抗日的大旗。
二弟马晓云、三弟马天民,紧随大哥的脚步,投身革命。三兄弟的义举带动了鲁中当地一大批热血好汉参与到抗战中来,由此成立了一支抗日义军。
这支在战争中不断壮大的义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成为了在山东地区一支纪律严明的抗日中坚力量。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这首抗日歌谣至今在齐鲁大地传唱不衰。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马家三兄弟把一支“大褂子”学生军游击队培养成八路军主力部队山东纵队三支队,谱写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传奇历程。
内容参考:滨州传媒网《央视即将开播!以原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为原型拍摄的<一马三司令>》
你认识马耀南吗?
马耀南,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院,年于北洋大学毕业。
他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年7月日,在桓台牛王庄战斗中壮烈牺牲,后来名列第一批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马耀南,又名马方晟。原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现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旺庄)人。l902年7月日(农历6月日)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兼手工业者的家庭。
他七岁上私塾读书。年进入周村高等小学学习。时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革命洪流席卷全国,年轻的马耀南积极投入了这一爱国运动,喊出了时代最强音:“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
马耀南(一)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l924年,马耀南于济南省立一中毕业。同年,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他决心学好本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在大学的六年间,他孜孜不倦、发奋苦读,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他尤其喜爱英语,是全校有名的高才生。他常说:“知识、身体,建设国家缺一不可”。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为人正直豪爽,办事干练,所以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推选为北洋大学学生会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当时,他虔诚地信仰新三民主义,抱着救国救民之心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并担任了国民党天津第二区党部的领导工作。他革命热情高涨,带领学生闹学潮,抵制日货,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公开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白色恐怖遍及全国。年,马耀南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亲眼目睹了国民党上层的腐朽、蒋介石的卑劣无耻,早就对蒋介石产生怀疑的马耀南气愤至极,他忍无可忍,痛斥国民党的腐朽,斥责蒋介石的不仁不义,忿然退席。他返回天津后,毅然参与了倒蒋(介石)运动。
年,马耀南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他的迫害也接踵而来。他被迫离开天津,到河北省永清县中学教书,决心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不久,国民党就以“亲共反蒋”的罪名宣布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并下令通缉他。
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并没有吓倒马耀南,作为一个正直的爱国者,他更清楚地认清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威武不屈,在日记中写道:“处顺境而傲,遭逆境而馁者,皆非真正青年。“一生要做硬汉,绝不发一无聊呻吟语,咬紧牙关与困难作殊死战,一直向前迈进。”
此后,他离开永清县中学,到江苏南通市一所大学任教授。
年,长山县乡绅们联名邀马耀南回本县当了长山中学校长。他面对长山县教育界死气沉沉的景况,决心全力以赴,振兴教育事业,实现自己的凤愿。他处处以身作则,选聘有学识的教师,大力培养民主校风。
他认为“学校不只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且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领导下自动研究学问的”。他鼓励学生成立“自治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大公无私、团结救国的思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的高尚品德。他把学校门前挂的“闲人免进”的牌子摘掉,换上“欢迎参观”的新牌子,欢迎群众对办学提出批评建议,学校与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
长山中学经过马耀南校长几年的辛勤治理,一改旧貌,师生思想活跃,民主空气高涨,成为一所颇有声誉的学校。又由于马耀南校长在全县教育界的名望,敢于跟旧的腐朽思想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马耀南戴过的礼帽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向富有爱国热忱的马耀南校长,在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姚仲明、瘳容标等同志的帮助教育下,毅然带领师生投笔从戎,领导、组织了著名的黑铁山武装起义,转战在广阔的渤海平原上,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年冬,马耀南校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师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
在戎马转战的岁月中,他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亲自指挥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年7月日,我军在桓台县牛王庄与日军交战,由于敌我军事力量悬殊,我军在突围时,马耀南司令员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岁。
年8月日,中共清河地委、清河行政公署鉴于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残酷性,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在清河区博兴县陈户镇创建了一所“抗大式”的学校,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马耀南烈士,学校被命名为“耀南中学”。
内容参考:《山东淄博第五中学周年校庆专题:马耀南简介》
除马耀南以外,还有许多天大人为国捐躯
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张太雷年6月生于江苏常州。年月考入北洋大学法科预备班,年9月升入法科法律学门学习,在校用名张曾让。
张太雷
年5月,在反对中国政府与日本秘密签订《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中,张太雷作为学生代表,与天津的马俊、郭隆真和北京的许德珩建立了密切联系。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张太雷带头参加天津的一切爱国行动,英勇地站在斗争第一线,成为天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骨干。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罪行,北洋大学组织了个讲演团,先后到杨柳青、塘沽等地进行演讲。
年后,张太雷在《华北明星报》任兼职编辑,结识了苏俄共产党人,并与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年2月起,张太雷便开始协助李大钊进行建党工作,不断将秘密翻译的社会主义文献送往北京。3月,他加入了李大钊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领导广州起义
年6月,张太雷从北洋大学毕业。不久,他加入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他在建党建团、国际活动、统一战线和军事斗争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他是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第一位中国共产主义者,中国共青团的主要创建人,催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产党人和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年月日,他在指挥广州起义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根仁(一)
张根仁(一),字涵初,安徽怀远城关人。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同盟会会员,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参加黄花岗“三 · 二九”起义。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抗日义勇军宣慰使。一年赴香港为抗日募款,返回重庆后去世。
赵天麟(一)
赵天麟(一),字君达,天津人。年考入北洋大学法科,年作为官费留学生入读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系,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哈佛大学金钥匙奖。年,回国任教于北洋大学,一年任国立北洋大学校长。天津沦陷后,抵制日寇奴化教育、保护爱国师生,遭日本特务暗杀。
吴树德(一)
吴树德(一),上海人。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华北水利委员会工程师、测候室主任。年天津沦陷后,为不使气象水文资料中断,吴树德带领两名助手继续做观测记录。由于天津测候所仍按照业务规定向重庆拍发气象电报,吴树德于年4月日下午遭日本宪兵队逮捕,惨遭杀害。
张润田(一)
张润田(一),字悼甫,河北滦县人。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年,他利用兼任北宁铁路局工务局副局长、代局长的合法身份,以铁路为依托开展对日寇的斗争,并积极支持“一二· 九”抗日救亡运动。年七七事变后,多次策划和组织破坏日寇军用物资补给线。年冬在天津被捕,遭严刑拷打、壮烈牺牲。
年7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缅怀抗日烈士的功绩,天津市民为在抗日战争中天津各界的名烈士隆重举行公祭和烈士祠揭幕仪式。烈士祠中第六位是著名的工程界、教育界爱国知识分子张润田烈士。在纪念会上,黄河水利委员会为纪念张润田烈士生前对黄河治理工作的贡献和英勇抗日的精神,专门定制了一个刻有纪念文字约2尺高的纯金纪念杯交其亲属。
刘致中(一),又名刘以和。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柳沟铁厂副厂长,太行工业学校副校长。年5月日,工校师生转移到了辽县十字岭,总部机关也在这里,敌人对这个地区进行“铁壁合围”,左权副总参谋长在指挥战斗中英勇牺牲。在突围中副校长刘致中英勇牺牲。
于伯显(一),原名于希增,化名李达,山东招远金岭镇中村人。年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年冬参加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年,随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7、8支队东进胶东,后转入胶东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政治部联合出版社工作,胶东《大众报》创刊后,他被委任为《大众报》社电台台长。令并于《大众报》创刊三周年纪念日首次发报成功。从此,胶东区不仅可以听到党中央的号令,而且也可把胶东军民的抗日英雄事迹向外界及时播发。年月日,在牙前县反日伪“扫荡”战斗中牺牲。
刘文华(一)
刘文华(一),北京人。北洋大学毕业,后留学德国专学机械工程。在德国前后学习工作8年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即启程返国,年赴八路军总部任朱德、彭德怀之秘书,年刘文华奉命到冀中工作,因任务艰巨积劳成疾诊治无效不幸于年6月日返总部途中病逝。
马克昌(一)
马克昌(一),字建宏,陕西米脂县杨家沟人。年考入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年赴延安。转年赴冀南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武装工作,历任冀南军区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军区武装部动员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团级)等职。年5月,在冀中遭遇日寇扫荡部队,突围中不幸牺牲。
黄诚(一)
黄诚(一),河北安次县人。年北洋大学预科毕业,升入本校二十七年班电机工程系。年春,参加新四军,曾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年年初,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被捕。面对威胁,黄诚视死如归,他说:“从事抗战,无愧于心,我绝不因斧钺在前而变初衷!" 年4月日,从容就义。
孙景芳(一)
孙景芳(一),河北冀县人。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随八路军一二〇师转战晋西北,在东北因公牺牲。
张祖舜(一)
张祖舜(一),河北武邑县人。年北洋大学预科毕业。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年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在抗战名将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参与兵运工作,后在战斗中牺牲。
于奇(朱树荣), 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冶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年参加八路军,参加新军暂一师二队,从事抗日游击战争,后在冀中的战斗中牺牲。
张佩环
张佩环,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
李恒林,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后在太行区战斗中牺牲。
刘讷,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航空组)。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年参加八路军,在保卫延安时病逝。
王从善, 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年参加“一二 · 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年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晋绥抗日根据地工作,后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上牺牲。
房荫枢(一)
房荫枢(一),天津人。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诫工程系,中国飞行员,抗战英烈,南京抗日航空纪念碑上刻有房荫枢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驼峰航线”是运输战争物资的线路,往返于中国昆明与印度汀江之间。年年末,航委会一纸调令,把欧亚航空公司最优秀的林大纲机组抽调出去,执行“特殊任务”。正驾驶林大纲是技术最高超的飞行员,副驾驶房荫枢原是正驾驶,不仅飞行人员精挑细选,连飞行任务也绝对保密。年月日凌晨,飞机“失联”,从时间上推算,他们失踪的地方,正好是在“驼峰航线”中最艰险、最难飞的一段。)
刘齐滨(一)
刘齐滨(一),原名刘福海,山东曹县韩集镇刘岗村人。年北洋大学预科毕业。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担任鲁西南专署第一任抗日专员。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北大学生请愿团。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毅然返回家乡刘岗一带,加入了农民抗日互助会。为了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齐滨在刘岗村又开办了农民夜校,并结合实际,自编教材,不但教农民读书识字,还向他们灌输革命的道理。 年底,刘齐滨在曹东南黄岗集一带建立了青年救国会,选举为会长。任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总会长。在刘齐滨的领导下,抗日救国总会的会员很快发展到7万余名,遍布曹县、菏泽、定陶、东明、考城等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年任中共鲁西南地委统战部部长。年4月日,刘齐滨在张子高村病故。
周保祺(一)
周保祺(一),江苏淮安县人。年北洋大学土木科毕业。年参加革命,在苏皖边区人民政府水利局任工程师、山东省河务局工程科长兼技术室主任,是山东黄河主要技术负责人。年华北人民政府受党中央委托,筹建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年6月日,周保祺作为华东解放区的代表,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他当选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年6月日因积劳成疾病逝。山东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并立碑纪念。
斯人已逝,其风长存!
北洋铮铮铁骨在!
向先辈学习!
内容来源 / 《中国第一所大学工程学门绵亘图录》
天津大学国旗护卫队
《山东淄博第五中学周年校庆专题:马耀南简介》
《央视即将开播!以原长山中学校长
马耀南为原型拍摄的<一马三司令>》
底图设计 / 王旺
责任编辑 / 黄致新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nmc201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