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电影巜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
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原来知道杭州西湖十景有个“三潭映月”,她与“二泉映月”有关系吗?有!
解放前广东音乐风靡江南,有一首《三潭印月》,阿炳曾经学过,也受过影响。1950年,音乐家杨荫浏到无锡采风给阿炳录音,问过曲名。阿炳回答“那就叫它《二泉印月》吧。”杨荫浏提出“印月的‘印’字改成‘映’字如何?”阿炳欣然同意。
这就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之时创作的,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从中可以体会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
“书到用时方很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人生有很多事是必须经历过才能懂得的,厚积而薄发,人生的意义不在意结果,而在于经历,只要真实的度过每一天,总能有所收获。